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
近日,工信部發布《關于開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工作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,要求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的App主辦者按規定履行備案手續,未履行備案手續的,不得從事APP互聯網信息服務。通知要求,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、分發平臺、智能終端生產企業不得為未履行備案手續的APP提供網絡接入、分發、預置等服務。
《通知》提出,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、分發平臺應對擬從事APP互聯網信息服務組織或個人的用戶真實身份、網絡資源等信息進行查驗,不得在明知或應知信息不準確情況下,為其代為履行備案手續。
《通知》要求,APP主辦者、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、分發平臺、智能終端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健全違法違規信息監測和處置機制,發現法律、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,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,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,防止信息擴散,保存有關記錄,并向電信主管部門報告,依據電信主管部門要求進行處置。
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底,通知發布前開展業務的App向其住所所在地省級通信管理局履行備案手續。2024年4月至6月底,電信主管部門將組織對APP備案情況開展監督檢查,對仍未履行備案手續的APP依法進行處置。
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,在《通知》下發不久,微信和支付寶便提出了相關要求。
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中心發布的《關于開展微信小程序備案的通知》表明,根據工信部發布的《通知》,微信公眾平臺ICP代備案管理系統將提供新增備案、變更備案、注銷備案等服務,協助開發者完成微信小程序備案。
微信要求,若微信小程序未上架,自2023年9月1日起,微信小程序須完成備案后才可上架;若微信小程序已上架,需在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備案,逾期未完成備案,平臺將按照備案相關規定于2024年4月1日起進行清退處理。
8月10日,支付寶也宣布,根據《通知》,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,支付寶平臺將于近期推出ICP代備案相關服務,協助開發者完成支付寶小程序備案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這是繼2005年工信部要求所有境內網站都要進行網站備案、公安備案后的又一新舉措,也是移動互聯網分水嶺,以后的APP一定會越來越規范、越來越正規。
“APP備案相當于加強對APP的監管,保障用戶的隱私安全,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電信詐騙!被ヂ摼W安全分析師吳傳輝告訴經濟導報記者,近年來利用APP詐騙已成為電信網絡詐騙主要犯罪手段之一。因為移動互聯網更為便捷、隱蔽的特性,常常讓APP詐騙無孔不入的同時,又可能讓監管“無從下手”,其危害性更加難以預估!坝行┰p騙的APP即使被查封,可能會立馬換個馬甲‘重出江湖’!